担心将来公司的发展问题,一个行业都足以养活一家伟大的企业,如果将来杜克能够占据几个行业的标准,那么这个发展起来的企业就不仅仅是伟大可以形容了。
但是这些东西,都要基于一个强大的后盾,杜克才有机会去实现这些现在看起来还非常yy的梦想。
杜克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感觉到时间的宝贵,他是有能力快速改变这个局面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所以现在杜克除了关心莲花堆二代海水淡化工程的进展外,主要精力开始投注在d**无人机项目研究上面。
现在d**无人机的瓶颈集中在了光电设备、航空发动机反向工程和材料反向几个方面,当然材料方面的进展看起来还可以控制,毕竟这是杜氏重工和兵工的人分头研发,杜氏重工有杜克留下的一套极为有用的研究基础,杜氏重工有着设施极为完善的材料研究中心,而杜氏重工研发机制对于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有着极好效果。
现在复合材料的成分制造的实验室分析基本完成,开始进入工艺研究阶段,如果不是那么顾忌成本问题,现在按照实验室方法来生产也可以,只是这样一来这个成本就很难降下来。
但是兵工方面光电设备研究进展就没有这么理想了,尽管杜克通过秦泰然为兵工在光电设备研发投注了很多资源下去,但是兵工的研发机制实在有些积重难返的味道,单独投入资源对于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用处不算特别大,顶多是暂时性的刺激。
在这种情况下,杜克忍无可忍了,他同秦泰然就这个事情详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只有改变机制才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正巧秦泰然也对于兵工研发体系颇有微词,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取得了刘老爷子和杨总长的支持后,联手对兵工的研发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可是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方面就不是秦泰然可以控制的了,因为这涉及到了国内几大航空研究所,他们上头的中航工业可不是秦泰然敢乱伸手的地方,彼此分属不同的体系,就算秦泰然有刘老爷子和杨总长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