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反击的政策,不管是对辽东还是西南,仗打得都很克制。其实本质,就是张居正不想花钱的缘故,要做户部漂亮的账面数字,让人看到他推行考成法的成效显著。不过这一世,穿过来一个几百年后的灵魂,在他的影响下,大明朝廷对外国策明显改变,有些事儿也不是他这个首辅可以说了算的。“户部计算亏空会有多少”陈太后开口询问道。“若西南无事,亏空在百万两银子左右,主要是东番岛和南海水师的投入。原本计划为登莱水师筹措二十万两银子造船,工部出十万两,户部出十万两的计划,怕是也难完成。”张居正拱手说道。“魏阁老,对此你有何看法”张居正已经把户部的困难抛出来,接下来就是想应对的法子。自然,魏广德就是首当其冲。毕竟朝廷今年的亏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造成的。魏广德刚才听到张居正述说时,心中其实就已经在想办法。要弥补亏空,左右不过就是开源节流罢了。不过朝廷的银子,进出有数,就那么些进项,节流肯定没办法,就只能想办法开源。可一旦开源,免不了被朝中老学究和一些心怀叵测的人攻击为与民争利。魏广德略微思索,最终还是只能拿出那一招,先把此事应付过去再说。其实,大明朝现在经济可谓高度发展,就月港开港以来,江南工商业一片繁荣。只不过明朝创始人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税制有问题,导致民间经济繁荣,但是朝廷税收的增加却非常少。加之地方上官吏也上下其手,玩所谓的稳定,把增收的税收也做账给平了。当然,税还是收了的,只是没上缴到国库罢了。户部增加不了税收,也在情理之中。比如织机,现在每年大量只怕生产出来,通过月港流向海外。江南的织坊都选择增加织机的数量,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可是按织机数量收税。不管织坊一年产出多少布匹,一台织机一年要交多少匹布是硬性规定,朝廷多少都应该见到成果才是。另外,像瓷窑也是如此。但实际上,朝廷这时候还真就没见到这笔增加的税收。魏广德知道,张居正其实也明白,只是不好插手。最起码,在那些人没有犯错误前,他们不好直接针对。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