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插话问道:
“那你觉得朝廷开拓海外是对的?
这对大明有利么?”
看了下袁可立,有人笑道:
“为什么不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这大海也是咱大明的。
凭什么那些洋人赚得盆满钵满。
咱们却只能守着一亩三分地。”
“说的不错。
既然可以让咱们大明百姓活着。
可以赚到钱,咱们为什么不做?”
“对啊!不说迁徙百姓,单单是开了海禁。
渔民可以到海上打渔。
沿海数十万百姓就可以活下来了。
开海禁需要造船,需要水手。
大量的流民就有活干了。
海上的鱼很多,可以让很多人吃饱肚子。”一个举人也开口道。
“其实开海禁有利有弊。
目前来看,是利大于弊。
咱们不能因噎废食。
我是支持陛下开海禁。”
“不错,我们也是支持的。
开了海禁。”
众举人那是争先恐后的表达。
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话可以传到天子耳中。
到时候说不定也能一步登天。
孙承宗和袁可立离开了圣贤楼。
“老大人对这些举人的说法是如何看待的?”孙承宗直接开口问道。
袁可立淡淡道:
“我觉得这些人说的对。
多做一些事情,就可以让更多流民有活干。
老夫听说京城最近成立了一个叫做城市管理者的衙门。
很多流民被招募进来,打扫京城的卫生。
清理各个河道,建筑公厕。
整个京城变得更加有秩序,更干净。
流民有活了,可以活下来了。
京城也更繁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