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其他类型 > 与君来之陈澜篇 > 第二十三章 端午

第二十三章 端午(2 / 4)

。前五朝十六国,重武轻文,终灭;后金野蛮粗俗,坏宗庙,终卒。文行动之国风,使民风正,武行则使民心乱。战国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民皆尊也。武尚刑戮,使民穷困,民之恶也。边战,其兵马粮草,皆民缴赋集资,动之家财。唐有捕蛇者,因赋而丧命,宋有戍将,因战乱而家亡。今问文武孰轻孰重,故文治,亦使民心安。

陈澜:“文官武官,孰轻孰重,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文官虽然可以治理国家,为国家建言献策,但是他们却不能戍守边疆,给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

整个大明那么多大大小小的文人官职,若没有文,那么国家机构则不能正常运行,没有武,同样也是,若没有武,整个刑法制度,就是一个摆设,百姓若遇到了偷盗、抢劫,那么谁来惩治他们,难道只是口头上教育教育吗?

文官,才思敏捷,有学问,有才识,能引领社会之风气,但是如果没有武的话,万一那些蛮夷倭寇来攻打我们,我们没有武官抵抗,只能成为别人的刀下亡魂。

文官有文官的好处,武人有武人的优点。就比如说北宋的重文轻武,它使国家积贫积弱,士兵战斗力下降,最终北宋还是灭亡。

我们不能说武人不及文人,武人的思想有时候比文人更加缜密,否则当朝大将军若没有文人的才智,那么他也不可能带领那么多士兵,打那么多胜仗。若他只是一个武人,那么他只是一个士兵;若他只是一个文人,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军师。

因此呢,我们可以文武兼备。不能说我们是重文或者是重武,而只能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这个国家效力。文人没有错,武人也没有错,只不过一个是以智力为主,一个是以武力为主。”文官武官都很难。

李治明生活在李府,官宦人家,备受宠爱,自然很难有武人的想法,反而更偏重于文。

陈澜说的都是白话文,也不知道李治明能不能听得懂。

好在李治明已经习惯了陈澜说话的直白。

最新小说: 超神:被诬看蔷薇洗澡,可我瞎子 恋爱攻略,但恶毒女配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三国演义通俗 我,宇智波魅魔,从拿下雏田开始 超神学院之暗裔 万界掠夺者:从综漫盘点开始 开局曝光狂笑之蝠!震撼美漫! 四合院:从秦淮茹给我冲喜开始 全球灾变:开局女生宿舍打造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