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邕对乐律极为了解,只是看一行多一点,酒就瞬间醒了一大半儿。而看过三行之后,他便立即叫人将琴给抬过来。
瑶琴铮铮,蔡邕在书房之中抚琴,一曲终了,长叹不已。
“想不到,竟然有这样的奇人。”蔡邕按着琴弦,发呆良久。他心说这曲子堪称传世的经典,而后面几张琴谱,也是一样,每一首都足可以让一个人名留青史。他仔细想想之前刘旭派人送来的那个曲谱,想来那也是刘旭所做了。
蔡邕心说,自己还在找是谁做了那曲子,原来作曲的人,就是自己之前厌恶的定北侯。
蔡邕正沉思的时候,听得外面有脚步声,便问道:“谁?”
“爹爹,是我。”门帘一挑,先后走进来的是蔡琰和她的丫鬟柳儿。
“是你啊。”蔡邕轻轻一叹。
“爹爹为何叹息?”蔡琰问道。
蔡邕略有失落的道:“爹爹老了。”
蔡琰道:“爹爹怎说这样的话,爹爹头发尚黑,如何说老。”
蔡邕默然无语,他想了想,道:“我今天碰到了一位奇人。”蔡邕直接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今天碰到刘旭的事,对刘旭是百般的夸奖,蔡琰认真听着,虽然想笑,但却又不敢,而柳儿早就溜出去了,想来是忍不住了,找角落狂笑去了。
听蔡邕个差不多说完了,蔡琰道:“爹爹怎这样无主张,前番还在说人家的坏话,现在就说好话。”
蔡邕摇头,道:“所谓眼见为实,实是为父糊涂了。”
说完这些话,蔡邕将刘旭给他的那些曲谱拿出来给蔡琰看,并且夸赞这曲谱如何如何的神妙,蔡琰拿过那些曲谱,发觉有些是他听刘旭弹奏过的,而更多的是她也没看过的。她一边看一边心中感叹先生当真神思。
就在蔡琰看曲谱的时候,蔡邕盯着女儿看了一会儿,道:“女儿,你今年也不小了,也该找一个好人家了。前番河东卫家,冀州袁氏,还有许多的名门富贵,都给我写过书信,说是看中了你的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