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旭约见糜竺的同一天,蔡邕再一次的返回自己的府邸之中。
现在的蔡邕,和初来幽州的蔡邕,完全不一样了。一个最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他现在也有钱了。书院给他的月俸,并不比当初朝廷给他的少,而且还有多。重点是这工作不仅赚钱,而且还很体面,书院里的那些人,无一不是对他恭恭敬敬,左一个蔡夫子,右一个先生的称呼他。有的时候蔡邕也在想,不当官了,就在这边教书,似乎也不错。
可是今天蔡邕回到府上,心情却不是很好。
因为白日里,他问了自己的学生,如何看待刘旭,而得到的答案,却是大多数的好评。在他的学生里,大多数都觉得刘旭称得上是能吏,文武全才。
这答案,和蔡邕心中所期待的答案完全不同。
人一旦有了偏见,有了先入为主的看法,那么就希望其他人可以认同自己的见解,哪怕他已经知道自己的见解是错误的。这就是人性的一种。
蔡邕就是如此,他一开始就把刘旭打入了奸臣邪佞的行列,而到了幽州以后,不断的有士大夫和他说刘旭的好话,他也渐渐的怀疑起自己了。否则的话,他也不会问自己的学生,如何看刘旭了。
蔡邕走到后园,听得有琴曲声响,知道是蔡琰在弹琴,便走了过去,对他而言,蔡琰是他的解语花,开心果。最能宽慰他不过了。
蔡琰的小丫头柳儿最先看到蔡邕,立即提醒蔡琰,蔡琰则立即压住琴弦,起身见礼。虽是父女,可是家规森严。
蔡邕摆了摆手,示意蔡琰坐回去就行了。
“父亲大人似有烦心的事。”蔡琰再度坐下以后,问向蔡邕。
蔡邕点点头,而后捻须,想了许久,道:“女儿,你觉得幽州刺史刘旭如何?”
“这……”蔡琰闻言,面上微红,心说我这该怎么回答才好。蔡琰冰雪聪明,却不善说谎。心说自己若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说了,必然惹来父亲的训斥。正犹豫之时,忽然身边的柳儿悄悄示意,蔡琰心头一宽,她想起来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