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料。不过其余四人看到大哥吃瘪,心里自然还是好受的。
再联系最近楼外楼的消息,若是他们真能拉拢来楼外楼,赢过大哥也未尝不可能。
皇帝言语平淡,听不出是支持还是反对。朝堂内,诸位大臣面面相觑。知道了皇帝对于此事的反应后,原本那些打算复议的大人也缄口不言。
此事议毕后,太尉杨开诚又紧接着禀奏了一件大事。
“启禀陛下,微臣有事禀奏。”
杨开诚说完后,皇帝道:“太尉大人何事要奏?”
“禀陛下,北方柔然部族近些时日又有陈兵阳关之外的迹象。依微臣看来,柔然部众定是要在冬季到来之前劫掠我国朝北地,还请陛下早做打算。”
若是大皇子的禀奏只是小打小闹的话,那太尉杨开诚的奏折无疑事关重大。北方柔然部落与大魏国朝矛盾由来已久,北地大大小小的战役近些年更是打过十数场。
不过,关外蛮夷之地的部族常依据水草地势而迁徙,且北方大漠地广人稀,人员行踪不定,致使大魏始终没法毕其功于一役,一战而定北方。
所以这些年来,大魏北方可谓饱受柔然部落侵扰之苦。
龙椅上的皇帝显然对于柔然部落的骚扰不堪其忧,皇帝皱眉问道:“柔然部落劫掠我北地。来去匆匆,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好办法?”
皇帝一言后,殿内大臣交头接耳,私语了一阵。
片刻后,丞相崔浩出列开口道:“回禀陛下,依老臣之建,可派赵可忠领兵三万即日起奔赴阳关一带驻守。若是柔然部落胆敢来犯,赵将军可果断出击,一战定能保边境三年无忧。”
丞相崔浩的建议终是治标不治本,但当下朝臣也议不出更好的方法,于是老皇帝便只好道:“那就依丞相之言,赵可忠。”
“末将在。”
“朕命你为云麾将军,领兵三万,即日开拔阳关,务必保护我国朝北地子民。”
“末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