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商量,觉得不应该继续在河东浪费时间,于是便只留一支兵马继续围困河东,然后率着唐军主力继续西进,直扑长安。
李渊此举无疑极为明智,大业十三年七月初,李建成和刘文静所率的一路人马率先攻克永丰仓,扼守潼关,紧接着,李世民和刘弘基所率的另一路人马掠取了渭水北岸之地,对长安形成了钳形攻势。
李渊本来就是关中贵族,这个时候,身在关中的亲属也纷纷起兵响应李渊了,首先是李渊的三女儿李秀宁(平阳公主),就是嫁给柴绍这位,此女可不得了,巾帼不让须眉,在鄂县散尽家财招纳亡命之徒,就像滚雪球一样拉起了一支七万人的部队,着实牛比。
其次是李渊的从弟李神通,同样在鄂县起兵,拉起了近万人马。再次,就是李渊的女婿段纶,在蓝田县起兵响应唐军,关中的各大士族审时度势,也纷纷投靠,一时间,唐军的声势如日中天,成功控制了三辅以内。
大业十三年十月,李渊率军抵达长安城外,各方合兵二十万围困长安,大修战具,准备将长安一举拿下来。
而这个时候,杨广被困于江都,而洛阳又被瓦岗军围困了,自身难保,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支援长安,所以说,李渊这个时候攻打关中,着实占了极大的便宜,否则不可能短短几个月就打到长安城外的,进展之神速,着实令人乍舌,如今就只剩下最后一哆嗦了。
正在围困东都的李密,在得知李渊已经攻到长安城下时,不由气得吐血。
话说李密本也是关陇贵族,他本来也想绕过东都先取关中的,但是麾下的将士多是中原或山东人,都不乐意放弃到手的地盘远赴关中,而且李密也担心自己率兵攻打关中时,负责留守的将领会脱离他的控制,趁机自立山头,就这样一迟疑,关中便拱手让给了李渊了。
不过李渊也很会做人,生怕李密会趁机发兵来攻,所以写了一封给李渊,大致意思就是我姓李,你也姓李,大家都是关中同族,我李渊尊你李密为大哥吧,请受小弟一拜!
李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