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有人说道。
楚义道默不吭声,旁人尚且能够看出其中的问题,更妨论身处帝国权利中心的二皇子楚义道了,此刻他丝毫不怀疑其中的问题所在,然而当下他所考虑的事情有四点:一者屈心赤身居帝国要职,其安危牵扯甚广,如今光明正大地再次出现,既能安抚民众,也能震慑宵小,不管其中是否有诈、军机处此番作为有何隐情,但对于帝国而言百利而无一害,这一点他是支持的,但同时,屈心赤中庸的作风和行事的方式,对于素有大志的他而言,可能是未知的阻碍和绊脚石,且同朝为官,时常的意见相佐、政见不一也令的楚义道既是惋惜,又是痛恨。
二者,既然认定了从七公主府出来的义王是他人假扮,那么此番安排何人所为,如果是军机处的计策,那么自己无形中似乎抓住了一个义王的把柄,冒名顶替朝中众臣,尤其是军机处首脑义王,此番罪名若是落实,无疑是打击义王的一个绝佳机会。
其三,如此重大的事情,顶着冒充义王的罪名,是否是其父皇的授意,如果是楚礼渊安排的,那么自己贸然行事让真相公诸于朝野,那么无形中坏了父皇的事情,自己反受其累,怕是届时反倒令得自己骑虎难下,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最后,自己贸然行动即便如第二点所料,对方定然不会轻易承认,但若是能够找到这个假扮义王的人,那么一切便会迎刃而解了。
想到此处,心中已然有一个人选,由他先予试探,自己再依情况随即应变。
帝都之中,与二皇子楚义道同样瞩目于屈心赤之事的人不在少数,军部晋王凌炙天便属此列,此刻他便是与手下诸将正做商议。
望着各抒己见,争的面红耳赤的诸将,凌炙天说道:“诸位方才所言,无所谓对错,各自皆有道理,不过不管如何,心系此事的满朝文武大有人在,我们暂且静观其变,想来不久之后定会有贵客造访,我们不如先观其变,相应行事。”
闻言众将愕然间,走廊上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来人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