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宾馆住了一晚,第二天到老中医那里拿了药,直接坐上发往呼市的火车。
两天后,他和杨志军到了大青山深处老喇嘛的清修之地。
春节前有些香客下山回家过年了,二十间香客房空着一大半,老谭选了靠里的一间。
客房不大,十平米。北墙一张木床,靠窗户一张木桌、两个木凳,桌上有水壶水杯。东墙边立着个木柜,可以存放衣物。
有灯有电源,电是发电机发的,供照明和使用电脑没问题。手机在这里有信号,等出了这个区域就没了。
杨志军环顾一下之后皱眉道:“三哥,这地方能待吗?啥也没有。”
老谭说:“咋不能待?要的就是这地方,适合养病。”
“吃饭啥的都自己做?”
“对,全都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再说人家也不收费呀。看着咱们路过的那个寺庙了吗,那条件好, 纯商业性的,住一天不少钱呢。”
杨志军还是有些不放心,问:“你一个人在这有点啥事咋整?”
“放心,有人管,这的香客都能照顾,再说还有哪些师傅呢。”老谭接着说:“别瞧不起这的香客,拿出来一个都比咱俩有钱。看咱们上山时的路没?都是人家出钱修的,没个几千万下不来。
呵,他们也都和我一样身体不好,大部分是高血压高血脂的三高人群,还有心脏不好的,腿脚不方便的,也有得癌的,但不多。
来这的都是活明白的,到这了啥也不想与世隔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暮鼓晨钟诵经礼佛,与山为伴与水做邻,清心净意修身养性,一般人比不了。”
杨志军听得摇头,不再多问,把带来的米面粮油、肉食青菜送到厨房,然后帮老谭把屋子收拾一番,随后趁时间早赶紧下山,怕晚了走不出山去。
香客房加老谭总共住了八人,除了一个行脚的喇嘛外其余六人分别是一对来自福建的老年夫妇,一个来自郑州的中年男人,两个来自四川成都的兄弟,一个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