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意,好好念书,争取考上大学,学个好专业,等挣钱了好好养你爸妈老。”
王淑兰说:“你谭伯伯说得对,最好学管理专业,毕业了帮阿姨管理饭店。”
小英子答应着连说谢谢,只好把压岁钱收了。
英子妈说:“你们太客气了,都不知说啥好。”
英子爸说:“好人呀,我们碰着好人了。”
吃过接年饭傍儿天了,老谭和王淑兰从小英子家出来往回走。
零星的鞭炮声和穿着新衣在外面疯跑着玩耍的孩子们的笑声掺和在一起,让浓浓的年味儿在村子上空盘旋,祥和温馨。
不时传来的狗吠声肯定是被调皮的孩子拿鞭炮惊了,听起来充满了不悦的惊恐。依然悠闲的、迈着八字步的大鹅似乎不怕冷不丁的鞭炮炸响,泰然自若的往家走,旁若无人。
出门抱柴火的妇女隔着路互相打招呼,过年了也不忘骂两句自家男人,“喝多了,炕上死觉呢,柴火也不知道抱。”
然后便是一串高兴的笑声。
老谭和王淑兰走出村口,走到小学的大门前,王淑兰站住往里看。
原来的校舍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二层的教学楼,教学楼前是平整的操场,操场前立着一根旗杆,旗杆上飘着五星红旗。
“教学楼后面还有老师的寝室呢。”王淑兰说。
“是吗。”老谭说。
“嗯,万军挺厉害,在这当了三年第一书记,不但开发了美丽谷,给老百姓找到条致富的路。还重建了小学,让孩子们不用再跑十多里路到别地儿念书,功德一件。”
“他现在干啥呢?”
“升官了,市脱贫办主任。”
老谭感慨道:“好官一个。”
俩人继续往前走。
到家后老谭给暖气炉添煤,王淑兰烧炕,俩人配合默契。
“哎,管不住嘴,吃得太多,年夜饭咱俩晚点儿吃吧。”王淑兰架完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