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兴奋的往大厅走去。
开业很成功,饭菜、服务、氛围都受到领导一致好评。大领导把袁姐一顿表扬,袁姐喜气洋洋,直接到超市拿了两条玉溪烟塞给老谭,以示嘉奖。
周晓梅和三个服务员得坐晚上的火车返回省城,老谭感谢她们的帮忙,在包房单独招待了她们。
在外打工就是这样,以诚相交,坦诚相待才能获得口碑交下朋友,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会伸出友谊之手,无私奉献。
饭店打工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通常不被人尊重和瞧不起,但他们却是最讲义气的一群人。在这个特殊的群体里面,人要是做的不正,不讲究,不孝敬父母,不尊敬师长是混不下去的。
在很多世人眼里他们是粗俗的,没文化没能耐的农村打工者。只有这些人才会进饭店当厨子,当服务员,干伺候人的活。
但是当你走进这个圈子之后会发现,他们很讲究,身上保留着农民的质朴与醇厚,勤劳与善良。他们没有很高的文化,但却知道尊师重教,长幼之别。
现在的行业中,见到师父行大礼的只有厨师这一行了。师徒之间宛如父子,师父对徒弟的照顾无微不至,徒弟对师父敬重有加。老板说句话可能不好使,师父咳嗽一声都规矩听着。
在他们之中能够体会到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论你在哪里,遇到困难只要吱一声,各种资源马上到位。需要厨师介绍厨师,需要经理介绍经理,需要面点介绍面点,有时会亲自过去无条件帮忙。
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做人基础上的,人品不行没人搭理,就算你技术高超管理卓越也不行,你就是老板呢,人做的不行也不伺候。
看着饭店打工人像是一盘散沙,其实内部非常团结,老一辈手艺人留下来的规矩一直在。
到现在为止,饭店从业人员在一家饭店平均工作年限为一点六年,种种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使他们没有长期固定的工作单位,下岗危机长期存在,随时随地都有下岗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