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沦为中文互联网中的过街老鼠,曾经他们被视为社会上的异类,成为被大众嘲笑调侃甚至是侮辱的对象。
带着这样的疑问,有位纪录片导演李一凡扛着摄像机记录下不为人知的《杀马特消亡史》。
一切的起点都要从一个问题谈起:
根据网上的定义,杀马特一词源于英文中的smart。
意味聪明时尚,尽管这个词本意是非常美好。
但放在中文语境里,却带有明显的鄙视和嘲讽。
在大多数人眼中杀马特的形象,通常是五颜六色的怪异发型,扩张的浓妆和眼线,前卫个性的穿着打扮。
最为标志性的要输被夸张到极点的烫发造型,这是融入杀马特文化的通行证。
但去除这些有色眼镜下的标签,相信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杀马特的真正渊源。
杀马特文化兴起于2008年前后,当时互联网文化正通过各地小县城网吧扩散到青年人群。
源自ri本的视觉系和欧美的另类摇滚文化跟随网络传播。开始在年轻群体中迅速发酵、变异。并由此形成一种与主流审美迥异的青年亚文化。
催生这股潮流的主要诱因是一款跳舞的网络游戏——劲5团!
游戏里的主要角色造型通常华丽、夸张,一开始就吸引了很多青年纷纷入坑。诞生了非主流文化,在游戏中可以建立各类‘家族’和‘工会’!
不同地域的‘非主流’也在此时发生了。
杀马特是非主流的升级版,当时有个名叫‘罗富兴’的少年建立了第一个杀马特工会,然后他将自己的工会挂在那些大家族下面。
比如:葬爱杀马特家族,残血杀马特家族。
之后他与创立了杀马特家族的Q群招募了最早的一批杀马特爱好者。他创立了严格的成员招募制度——要求每一个加入的会员要模仿他的着装打扮。最关键的是引以为傲的发型。
罗富兴自己都没有想到,这种文化会迅速传播,引来给小镇青年争相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