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道:“彦昌兄客气了,大家都是读书人,日后又是乡亲,唤我一声李兄即可。”
刘彦昌欣然道:“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李兄请。”
刘家村大部分村民都姓刘,若称刘兄就不合适,因为到处都是刘兄,所以李慕称呼同龄人时,都是在名字后加个兄。
此时李慕手上提着一个木盒,他将之递到刘彦昌面前,笑道:“恭贺彦昌兄乔迁之喜,小小心意,还请笑纳。”
刘彦昌小心接过,口中道:“多谢李兄,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李慕也没送什么贵重之物,那木盒中装的,是一套精美的杯碗瓷器,作为恭贺乔迁之喜的礼物,再合适不过。
摆过这场酒席后,刘彦昌便算是彻底融入了刘家村,还跟李慕成了好友,读书人之间总是比较容易结交的。
在沉香满周岁时,敖听心也来了,她见到李慕,却没看出任何问题。
敖听心原本想再多给刘彦昌一些钱,可他毕竟是个男人,又怎么能总是接受别人的接济。
是以他去跟村中篾匠做了个学徒,学会了一手篾匠活,然后用最后的钱财,做起了灯笼生意。
在他第一次开始摆摊这天,村民们都十分捧场,很快就售卖一空。
不过灯笼这玩意,也不是消耗品,买一个可以用很久,因此也就头几天生意还不错,之后就慢慢淡了下来。
这天,书屋放学之后,李慕摇着折扇,来到了刘彦昌的摊子上。
“彦昌兄。”
刘彦昌见是李慕,熟稔的招呼道:“李兄,放学啦!”
李慕点点头,看着摊子上的灯笼,道:“又没卖出去?”
刘彦昌苦笑道:“家家都已经买过,短时间内是不需要了,我打算过些时日,趁着赶集去镇上卖。”
李慕叹息着摇摇头,道:“把这些灯笼送我那去吧,我买了。”
刘彦昌感激的看了李慕一眼,道:“多谢李兄好意,不过真没必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