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说道:“陛下,臣私以为,此事还需多多商议。租庸调之制与均田制,乃是前朝时期就运行良好的制度。且,若要行此制,则要丈量天下田亩,统计人口,此非一朝一夕之功,还请陛下明见。”
剩下的薛收也劝皇帝三思。
温彦博则反对此制。
李智云并不意外几位相国的反对,这种东西拿出来,无异于阿美利加大统领忽然对心腹们说;从明天开始,我们高举赤色大旗!
“你们说的不无道理,朕都知道。”
知道你还瞎几把乱搞?
杨恭仁心里腹诽。
皇帝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想法过于天马行空。
李智云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而后话音一转。
“谁说朕要推广此制了。”
嗯?
“陛下的意思是?”杨恭仁不解。
李智云呵呵一笑,不紧不慢道:“朕打算先在地方试试看效果如何,再做打算。”
地方?
几个相国都是聪明人,立即明白皇帝的意思是不搞全国大推广,而是打算在一州一县先试水。
这样一来,几个相国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
温彦博问道:“敢问陛下,先在何处尝试?”
“洛州、郑州。”
中原啊。
温彦博松了口气,陈叔达也松了口气,李叔良同样松了口气,杜如晦、薛收也默不作声。
唯有杨恭仁脸色一黑。
弘农杨氏可有些接近那边啊。
政事堂的几位相国,出身世家各不相同。
温彦博是太原温氏,族里面的地都在太原附近。陈叔达代表南方系,田产也不在中原,李叔良和杜如晦,田产多在关中,而薛收则是河东之地,有些田地。
是故,听说试点不在他们老家周围,他们才会松口气。
当然,更重要的,其实是因为皇帝没打算彻底得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