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无几,何须担心。”
独孤怀恩颔首,笑道:“倒也是这么回事。”
见独孤武都面色阴郁,独孤晟安抚道:“我打算上书楚王,推荐你为安州刺史。”
“安州?”
“嗯,李大亮平叛有功,调去凉州,这正是伱的机会。”
“安州么,倒也不错。”独孤武都脸上终于露出笑意。
虽说不在长安为官,但若是安州那样的大州刺史,他倒是也不介意。
然而,事情发展出乎独孤晟预料。
隔日的大朝上,没等他让人开口推荐独孤武都,杜如晦直接说商州刺史于永宁治理地方卓有成效,应当给予提拔。
这一提议,得到陈叔达等几位相国的同意。
李智云随后便调任于永宁为安州刺史。
紧跟着,李智云又任命独孤武都为商州刺史。
一系列调任完成后,独孤晟半句话没插上嘴。
散朝后。
独孤晟找到于世虔。
“于公,不是说好举荐我兄长为安州刺史么,怎么变成于永宁了?”
于世虔看了他一眼,说道:“这是政事堂的决定。”
事实上,他私下里和楚王见过一面。当时李智云就决定提拔于永宁为安州刺史,而他也欣然接受,将独孤晟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这种好事情,他为什么要拒绝。
“真的?”
“真的。”
独孤晟蹙眉,他总觉得于世虔在欺骗他。
而没有去安州,最后去了商州的独孤武都,则对着独孤晟大发脾气。
商州这样的地方,岂能和安州相提并论。
“我不去!”独孤武都这么吼着。
独孤晟头疼道:“这是朝廷的命令。”
“什么朝廷的命令,这是李智云的决定!”独孤武都怒道:“我们支持他,可他却如此待我们,简直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