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其实都没有考高分的能耐。这一次,说不定能考两百分以上的更少。
毕竟,他要的是尖子生,不是中等生。
如果要中等生,完全没必要举行长安大考。地方世家提供的人才便足以治理地方,何须如此麻烦。提拔寒门,眼下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寒门子弟太少,斗不过那些世家。
他要做的,是让科举越办越好,制度越来越完善。如同战争,站好阵地,扎营,打一场长久战。
走出考场之时,魏征和杜如晦俩人早已在外等待。
“陛下。”
“免礼。”
杜如晦道:“陛下,此次的试题,难度不下第一次啊。”
“朕知道。”顿了顿,李智云笑着道:“你推荐的那个上官仪答题还不错,看来你很看好他。”
杜如晦摇摇头,言道:“不瞒陛下,臣与其相交甚少,而杨相对其知之甚多,臣族中子弟,无梓材以侍陛下,只能信杨相一次,为陛下举荐人才。”
“是么。”李智云笑笑。
“魏卿。”
“臣在。”
“吏治整顿之事,还需继续进行,不可懈怠。此番南方应考士子甚少,这是朕教化不力之过。”
闻言,魏征秒懂,皇帝这是不满南方士子了。
“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忠职守。”
“很好。”李智云拍拍他肩膀,“劳烦你辛苦些,还当注意身子康健。”
“臣明白,谢陛下体谅。”
李智云颔首,抬脚离去。
“恭送陛下。”
在皇帝走后,杜如晦二人直起腰板。
“南方士子此番,却是有些过分了。第一次不来也不奇怪,毕竟那么多地方都没来人。可这次,他们还不来,这是不将陛下放在眼里啊。”杜如晦摇头道。
魏征听后,眯眼道:“在我看来,非是士子不来,很可能是地方官吏不通报此事,造成消息堵塞,有必要整治一番。”
“你又要得罪人了。”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