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得有个主次,有领头人和下属。
冠军获得者,自然就是这支队伍的头儿,授予联军大校军衔。第二三名,是副队长和参谋长,也是大校军衔。第四名到第十名,是七个分队的队长,授上校衔。跟各自在本国得到的军衔一致。至于十名以后的,那就只能听从安排,分配到各支小队,或者后勤战队。其队长在联军的军衔只能是中校或更低。
竞赛项目有实战和虚拟,有个人和团队。
实战有个人冷兵器战,机甲陆战,机甲太空战。这里的机甲陆战,并不一定在陆地上,而是大气层内都可以,因为大多数机甲都是能飞行的。太空站则是在无重力环境下的战斗。
还有十人小队的冷兵器战,机甲陆战,机甲太空战。百人小队的冷兵器战,机甲陆战和机甲太空战。
虚拟战,则主要用于大兵团作战。联军不可能出动那么多军队给队员竞赛作道具,关键是费用太高,所以大兵团作战,一般只能在虚拟系统中进行。
有两项,分别是千人战队和万人战队。
千人战队就是大兵团作战吗?还真是,只要你和你的手下有那个能力,完全可以携带大量的无人战机和无人机甲。控制力高的,甚至可以携带无人战舰。
那岂不是无人战机,机甲,战舰带得越多越好?并非如此,这要考验你的掌控调度能力,指挥能力,大局洞察能力等。无人驾驶的战斗设备,事先的编程满足不了战场形式变化的需要,需要随时随地地给无人设备更改和传送实时指令,不然它们很可能会自乱阵脚,不去攻敌反而给己方部队制造障碍。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战场上敌我双方都有可能采用电子战。仅仅是电磁波信号被干扰或屏蔽了到好说,大不了无人作战设备不起作用就是,万一遇到电子战高手,己方的无人作战设备被对手反控了,那就带得越多,败得越惨。
叶云舒就是这方面的高手,据说她控制的无人设备,可以是别人的数倍。尤其是柏承诚发明意念波感应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