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暗处,准备随时敲闷棍。
只听马蹄声渐渐缓了下来,那是接近窑洞了。像是有人相互低声说了两句话后,随即就有两人进入洞内,披蓑戴笠的,从背后只能看见一高一低,高的背着一柄大剑,低的双剑在背。杨骐手握自个的长铗麻布棒子,准备先把那高个的撂倒,这时却听到那个小的“咦”了一声,杨骐连忙停了下来。原来是个少女,那少女惊奇的道:
“师兄,这洞里怎么有一艘船?”
“洞里怎么就不能有一艘船。”
看来来人也不像坏人,杨骐接口就搭了一句话。这一声突然从身后响起,倒把进洞的那两人吓了一跳。两人转身小心戒备,以他们灵寂后期的修为,竟然发现不了有人潜伏在哪里,足见那人修为很高,定是进入元婴期的仙人。仔细一看,却是个少年,年纪不大,十七八岁,手中提个麻布棍子,倒也不像坏人。当下相互简单的自报家门,这才都放下心来。原来这两人来头不小,是上清茅山宗掌教王远知的弟子和女儿。那个高大的二十五六,豹头环目,髯髭满腮,却也威猛,身着道士职业装扮,是大弟子潘师正;另一个小姑娘十五六岁,娇小玲珑,柳眉杏目,一身锦缎白底衬花短装,倒也英姿飒爽,是王远知的独女王玉婵(唐朝道士允许结婚,咱给老王添个女儿他也喜欢)。
这两人也才知道这个少年也有些来历,是那汾阴大儒王通的弟子,只是刚才可能两人太累了,又夹杂外面越来越大的雨声,竟然没有发现这个手无束鸡之力的小书生,还当是什么神仙,说出去还不笑死人啊。这个书生还带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那小孩倒是很讨人喜欢,粘着小姑娘“姐姐,姐姐”的叫个不停。
这窑洞虽然不大,倒也很深,两人将马牵到洞内弄了些草任它们去吃。潘师正方才打了个稽首,问道:
“小兄弟,这洞里怎么会有一艘船啊?”
“这船是我家的法宝,我,我,我哥哥的法宝。”
未等杨骐发话,小鱼嘴快说了一半,看到杨骐一瞪眼,想起那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