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封锁,也没有任何意义,知道的还是会知道的。
等到莱茵湖五三二高地山上下来七层四千多具尸体的照片传播到仰光城的时候,城市内爆发了大动乱,首先是警察局和邮政局,接着是天然气和石油公司的工人,接着就是市民阶层。
整个仰光城开始戒严,短短半个月,整个仰光一片搔乱,街头到处都是垃圾。
恶姓案件飙升,强歼、杀人、绑架、恐吓还有恐怖袭击,整个仰光从缅甸最大城市变成地狱只用了半个月。
外部强敌的压迫,内部的倾轧,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吴登盛没辙了。梭温亦是一筹莫展,要和谈?现在已经没有了资本。
就好比在一九四九年的时候投诚,其实没有任何意义,要投诚,还是要趁早的。吴登盛和梭温双方合计了一番,拉拢当地的土族首领,又组织了一支新军,加上原有的嫡系精锐,人数超过十万还是没问题的,可周遭的军阀多半都是该投降的投降,该跑路的跑路,缅甸这块鬼地方,已经到了变天的时候,不是他们继续混曰子的天下了。
眼力好的自然跑的快,眼力差的,或者说不舍得走,又或者说是舍不得这点家当的人,多半都是死了个干净。
自称缅族如何如何的那些杂碎,被全家弄死了个干净,周遭并不乏心狠手辣的平民,这些人下手的时候,可真是不比那些[***]武装分子要差。
莱茵湖五三二高地争夺,第一道防御阵地被拿下之后,垒固城成了进攻桥头堡。
事到如今,要么是多国部队干扰,要么滚蛋。
萨尔温江这边直接下达了最后通牒,倒也不惧怕什么,在内比都的四千余多国部队,最后在司令官的权衡之下,选择了撤退。
不管如何,对方下达最后通牒,不论是否是恐吓还是虚张声势,这种冒险是没有任何意义和必要的。
再一个,印度人的前车之鉴在前,对方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缅甸军队或者[***]武装成员,他们有着灵活的斗争经验,高效的战场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