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里。
这样可不行。
朱元璋急切的寻找着对策,如何提振士气呢?
老天开眼,
在行军到某个山头,全军上下都在对毫无希望的送死行为军心涣散到最低谷时,朱元璋得到了长子朱标出生的消息。
“到此山者,岂患无嗣呼?”
一语双关后士气大振。
也是因为这样,
朱元璋对朱标这个长子倾注了太多的关心。
朱标却并没有按照朱元璋的期待来成长,也许是被朱元璋的暴虐影响,朱标的性格逆向生长,表里之间很敦厚仁爱。
对待朱棣,那是没话说。
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想着朱棣。
至少小时候的朱棣是这么认为的。
朱元璋的偏心,朱棣咬牙,当他一天一天长大,内心深处的矛盾,就越来越明显。
严厉的父亲,慈爱的大哥,都在把自己当工具。
以及懂的越多,就越痛苦的野心。
密室中的烛光,稍微有些清风,就在左右摇摆,但朱棣知道自己坚如磐石,在这,他能放飞自我说出心中遐想:“为什么不能是我?”
......
朱棣在黑暗烛火下点燃野心的同时,蓟州大营。
坐镇大营的不世明将,
征虏大将军,蓝玉在冥想:
武定侯郭英奉旨返回应天,定远侯王弼返回山东。余下的都是渣渣了,都不堪大用。
大营的兵权除了常备也按照严格流程,
各自归卫,
自己这个大将军,能快速调动的兵马已经十不存一。
“皇上始终不信任我啊!”蓝玉叹息。
有句话不敢说:皇上朱元璋,他谁也不信!
这是乱世开国必然的结果,
彪悍武将专横,
为上位者,
谁能安枕入眠?
曾经这一点,
蓝玉是非常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