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何玉柱道:“去将福晋名下产业的年账也取来。”
何玉柱应了,就去正院找白果取年账。
舒舒的产业账册,并不入贝勒府账房,而是在正院有单独的内账房。
十几处产业,账册总共装了四匣子。
舒舒见何玉柱抱着费劲,就让白果帮着,一起送到前院。
九阿哥将账册翻了一遍,挑出来一个茶楼,一个大兴庄子。
然后他从公产中也挑出一个菜铺,一个房山庄子。
两处铺面大小差不多,位置也都是中不溜,不是什么繁华地带。
结果菜铺的年收益是跟小小茶楼差不多齐平。
这就不对劲儿了。
因为贝勒府名下的菜铺冬天卖洞子菜,春秋卖腌菜,夏天还兼卖瓜果。
茶楼的生意寻常,位置也不大,是从原千金坊的铺子间隔出来的,多是采购饰品的女眷们歇脚,并不是什么热闹的地方。
九阿哥对比两个庄子,都是不到五百亩的小庄。
结果舒舒大兴的庄子,除了供应府里瓜果,还有盈余,并不需要舒舒拨银子过去。
贝勒府名下的庄子,今年报了山洪,租子减半,剩下的银子也没报帐,还要从府里支一份庄头的月钱。
一年到头,这庄子的收益,就只有一份年礼孝敬,几笼子鸡鸭跟几筐野菜干。
“去,叫曹顺过来……”
九阿哥撂下脸,带了不快,吩咐何玉柱。
何玉柱应了,下去找人。
正好曹顺带了妻女入府,何玉柱忙上前道:“曹爷快点儿,九爷找您呢!”
曹顺没敢耽搁,对孙氏道:“你带慧姐儿进去吧,别耽搁太久,福晋眼下受不得累。”
孙氏轻声应了。
她旁边站着一个还没有留头的小姑娘,身量纤细,眉眼灵秀。
曹顺交代完妻子,又望向女儿,道:“好好跟着你母亲,不许淘气。”
慧姐儿点头应了,跟着孙氏往内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