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摇头:“不可,我只有守土之责,对外兴兵太过犯忌。就算是派出一条斥候船,在御史台的那帮清流笔下,都不知道会安上什么帽子!白小真人也不必急在这一时,我会向陛下上奏,请赐下征讨倭国的圣旨,一来一去,也就半个月的工夫。”
白晓文如何看不出这是胡宗宪的推诿说辞,不过胡宗宪的态度坚决,他也没有再劝,转身告退。
“这胡宗宪,未免太过胆小了,比起上个世界的尼古拉斯王子差了好多,束手束脚的好不舒服。”李淑仪小声道。
“一个是人臣,一个是王子,当然不一样了,”白晓文笑道,“胡宗宪这个人啊,固然有保国安民、名垂青史的抱负,但也很自私。就拿当年诛杀汪直的事情来说吧,一群不懂内情,或是懂内情但别有用心的言官要杀汪直,胡宗宪一开始据理力争,想要保下汪直的性命以招抚东南倭寇。但后来,有人说他袒护倭寇,是受了汪直的贿赂。胡宗宪为了自保,就被迫同意处死汪直。”
顿了顿,白晓文又说:“胡宗宪杀徐海,也是一种自私自保的行为,他信不过徐海,害怕他降而复叛,所以干脆一刀杀了干净。至于其他的小股倭寇,胡宗宪已经决心武力剿灭了。”
李淑仪对胡宗宪言而无信的劣迹,仍然有些不平:“他这么做,也不怕遭报应啊。”
白晓文耸了耸肩:“大概吧……胡宗宪的历史结局的确凄凉,也不知道是不是报应的缘故。”
白晓文对李淑仪大略说了一下。胡宗宪一直和大奸臣严嵩门下义子赵文华有交情,严嵩倒台之后,胡宗宪也被牵连,削职为民。
嘉靖皇帝念在胡宗宪平倭有功,本来不想继续追究,不过后来在赵文华家里又搜到了胡宗宪的密信,还有一道私自拟的圣旨,这下子再大的功劳也救不了他了,胡宗宪被投入诏狱,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绝句就自杀了。
胡宗宪有没有私拟圣旨,还是说受人诬陷?白晓文觉得被诬陷的可能居多。
但说这些都没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