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天下无双 >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传国玉玺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传国玉玺(2 / 3)

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

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

50余年后,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

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赵王慑于秦国威力,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机智过人的蔺相如不辱使命,设计取回玉璧,送回赵国。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

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镌刻和氏璧,将其雕刻成为传国玉玺,这传国玉玺就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仔细打量起来,这李斯命人雕刻的玉玺,确实有几分威严所在。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只不过,如果多看两眼的话,就会看见,在这一方玉玺之上,还有一块

最新小说: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开局为奴,争霸天下 这个相公不老实 水浒外传之西门大官人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寒门天子:开局灾年,我带着全村造反 单骑往天下 重生项羽从抢老婆吕雉开始 穿越成皇帝就得从后宫起步 你一小黄毛,咋就族谱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