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帝又再次下诏书责备董卓,董卓自然对皇甫嵩更加怨恨了。
最终董卓不敢再违抗圣命,只带走了五千人嫡系军马,这些人一起随他向着并州出发。但是董卓只是带兵停留在河东郡,就借故身体有恙,停滞不前了。因为董卓也曾听闻汉灵帝病重,他要在此间审时度势,再做定夺。
然而到了四月,汉灵帝驾崩,随即大将军何进便实际掌权了。而大将军何进却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要诛杀当朝宦官。而因皇帝年幼,掌权的何太后却不肯下诏,于是何进、袁绍便私招董卓领兵进京,以此来逼迫何太后就范。
董卓得知后大喜过望,他立即动身,赶往京师洛阳。同时,董卓上书弹劾中常侍张让等十位宦官,直柬其罪行,希望当今天子能够为做主,为天下百姓做主。其实董卓此信,就是为了自己,进京平叛事先找好的借口而已。
可是不久后,大将军何进却又反悔了,他便便派谏议大夫种劭,劝阻董卓,令其不要进京。种劭在黾池见到董卓,要求董卓返回河东郡,去讨伐流亡匈奴单于于夫罗。董卓坚决不从,继续上书辩解,并且带兵继续挺进,此时已经兵达洛阳了。
迫于董卓进军的压力,何太后最终同意下诏罢免宦官。董卓率军抵达洛阳城外时,种劭出城劳军时再次要求董卓撤军,董卓便指使士兵上前威胁种劭。种劭大怒,斥责董卓。董卓自知理亏,便率军西撤至洛阳城外二十里处的夕阳亭整顿兵马。
中平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诛诸宦官,然何太后不从。于是,大将军何进便征召董卓使将兵到京师,并密令董卓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即讨让等。“
大将军何进准备用董卓的大军,胁迫何太后同意诛杀了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可是董卓未至,何进却已经被宦官谋杀了。原来张让等宦官早就得知是大将军何进要对自己赶尽杀绝的,于是他们便密谋,要想办法除去何进,好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