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韩四当官 > 第三百五十八章 苏觉明的主意

第三百五十八章 苏觉明的主意(2 / 5)

善义仓、凤山的社仓和盐捕营的营仓。门口修一条路,河边再修一个码头!”

粮正从各处源源不断的往这儿运,打谷场边上的那十几间用来储粮的民间已经装不下了,加之镇上本就没义仓,各村之前也没建设仓,所以顾院长等士绅想借这个机会把义仓和社仓建起来。

韩秀峰看着图纸微微点点头,顾谨言像是受到鼓舞一般又如数家珍地说:“运司署前后五进,这儿是仪门,两边是公房,这儿是大堂,然后是二堂。这一进是书房和见客的地方,从这儿往里是内宅,内宅也是两进。

仓区布局也是坐北朝南,这儿是大门,这儿是前院,从这往北是后场。门房宽七间,进深四椽,明间开双扇板门,两侧为公房,中间这三间是供奉粮神的大殿,再往里便是六排仓房,每排七间,单檐硬山顶,后头这一片空地要平整夯实,留作收、晒粮之用……”

都司署和盐捕营的营区同样规划的面面俱到,能想象到建成之后会有多壮观,多气派。韩秀峰没想到他们搞这么大,禁不住笑道:“谨言,你们有没有算过按这图建,要花多少银子?”

“韩老爷,我们这儿是海安,又不是泰州,工钱真用不了多少。至于材料,我们打算挑实用的,不买那些花俏的。尤其营房和粮仓,能住能用就行,用不着雕梁画柱。家叔请泰州的大师傅估算过,有五六千两足够了。”

“五六千两真够?”

“真够,不够您拿我是问!”

“那要建多久?”

“最多三个月,要是三个月还没竣工,您一样拿我是问!”

想到凤山上的那些庙宇也就是普普通通的青砖瓦房,不但用料不讲究,而且一样没雕梁画柱,跟去年在京城翻建会馆完全是两码事,韩秀峰忍俊不禁地说:“既然你们都想好了,就照这图上建吧。银子的事不用担心,运司衙门虽大不如以前,但五六千两还是拿得出来的。”

“能为韩老爷效力,是晚生之幸。”

“自个儿人,幸什么幸?走,去你们书院吃中午

最新小说: 弃女当家,富贵让极品羡慕不来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红楼:夜天子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水乡风云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