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总算可以和小宁相认。
但结果却让我深感意外:两次击败朝廷大军的红衣教名声大震、威名远播,引来许多山寨绿林、草寇流民纷纷前去投奔,红衣教一时粮足兵多、力量大增。
再加上缴获了大批精良装备,红衣教众人一时士气高涨、信心十足,根本不肯与朝廷和谈,更不相信朝廷会真心善待他们。
最后的结果是,朝廷的两次招安均告失败。
招安失败后,朝廷只好准备调集九路节度使合围胭脂山,彻底绞杀红衣教。
听到这个消息,我忙进宫面圣,表示我愿亲往胭脂山招安。
一帮大臣们忍不住摇头劝阻,说其他人前去,尚有招安成功的希望;而我金飞熊一向与红衣教交恶,此次前往恐怕有去无回。
我慨然表示食君之?、为君分忧,纵然九死一生,也要前去一试。
几个主战派的大臣仍主张不能养虎为患、妥协退让,应立即降旨九路节度使带兵前来。
我皱皱眉,只好朗声道:“你们只知调集九路节度使围剿红衣教,却放纵危险于不顾。”
“柱国大将军乃国之栋梁,身经百战、带兵有方。这次统兵二十万尚一败涂地,谁敢保证再战必胜?”
“两次围剿失败,已使红衣教声名远播、实力大增,许多山寨绿林、草寇流民竞相投奔,让红衣教几乎有了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
“这次调集九路节度使围剿,胜了最好。可一旦再败,必将动摇江山社稷!”
“请问诸位,你们哪位有把握必胜无败?可敢立军令状否?”
众臣面面相觑,无人胆敢说他有把握。
我又补充道:“另外,兵者,凶器也。九路节度使万一起了异心,到时如何是好?”
这个问题更严重!
众臣更加不敢吱声。
皇帝只好问我有何妙计。
我正色回答:“微臣认为当前之计、唯有招安。如若再战、胜算不大,且不可让九路节度使兵聚一处,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