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大家可以鉴别这个东西是不是修复过的,也就是说修复手法在人看得见的地方。
在伍秋年嘴里,众人听到了年代久远的职业。
锔匠。
锔匠最早在民间也不是什么大师,就是补锅碗瓢盆的。
家里钥匙断了,农具裂了,水缸坏了,他们也能修。
这职业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
“陶瓷修复手法和青铜器相似,粘补、锔补都是保留原始模样的修复。你们去年的修复工艺基础课,也都学过粘补法吧?”
“学过。”
“粘补法许多古物都能适用,现在我们教锔补。”
修复课程得分门别类,书画、石器、漆器、玉器、陶瓷器、青铜器,手法都不尽相同。
有相通的,有特别的,用料或许也有不同,‘锔’是对于陶瓷器来讲,一个不错的修复方法。而且手艺高超的话,锔痕还会带有一定的美观性。
可是一群人上课,没怎么听伍秋年锔瓷的故事,光听伍秋年口沫横飞地说小时候他们村的锔匠了。
“小时候我家里穷,我还很调皮,隔三差五弄坏家里的东西,好在有锔匠……”
第一年给他家补碗、第二年补缸、第三年锅也坏了,反正老伍家每年固定坏几样东西,都是锔匠来之后三下五除二给弄好的。
至此老伍立志,要成为一个锔匠。
可是追求梦想的路上少不了家人阻挠,一心让他成为大学生的农村父亲,少不了用抽牛的鞭子打他。
曹闲越听越不对劲,他低声问道:“石潇潇,我记得上个月,老伍不是说他出自江南的一个书香门第吗?家里珍藏书画老发霉、被虫蛀,他家隔三差五来一个裱匠,他避免祖先的心血被糟蹋,也立志成为一个裱匠。怎么才一个月,他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石潇潇悄悄回复:“伍老师命运多舛,你听就行了。”
反正老伍是那种干一行,就得吹一行好的人。
上个月在他嘴里,裱匠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