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白昼。
夏侯渊、张郃、徐晃等麾下大将一一坐于帐中。
“诸位对此战有何看法,不妨直说!”
曹操大马金刀地坐在软榻之上。
具体的征战事宜,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更有话语权。
“依我看,直接坐船打过去就行了。兵力差这么大,也没什么好算计的!”
夏侯渊第一个说话。
夏侯渊一脸英气,他与兄长夏侯惇,乃是最早跟随曹操征战的将领。
曹操本姓夏侯,与这夏侯兄弟,乃是真正的骨血兄弟,自然对这二人深为信任。
夏侯渊的话,虽然听起来莽撞,但倒符合军事常理。
在巨大的兵力差距下,任何计谋,都显得苍白无力。
有这天然优势,最好的打法,就是大开大合地正面攻杀。
“只要休息得当,咱们二十万大军,拿捏他三万人,自然不在话下!”
说话的是徐晃,他在官渡之战中大显神威,也颇受曹操信赖。
这徐晃较夏侯兄弟,稍年轻一些,他体格高壮,看上去倒憨厚得很。
但徐晃虽然被归为猛将,但其猛而有谋,其人一点都不憨傻。
堂内诸人商议一番,大家的意见,多是先休养几天,等大军精力充沛,再一举渡江,拿下诸葛亮。
对于诸葛亮,曹操早听说过他为人极富智慧,常有妙计。
但曹操并不打算与其拼智谋。
正面作战,拉开了架势对攻,规避与那诸葛亮打巧计智谋,这也算得上是因势利导。
所谓战事,顺应战势很重要。
诸葛亮的势,就是智谋巧计,寻常人与他比拼用计,比拼出兵奇诡,自然难以拼得过。
除非曹怀阳亲自前来,否则曹操当真没有把握在这一点上比拼过诸葛亮。
但若是采用正面进攻的方式,诸葛亮的智谋,便难以发挥作用。
你智谋再厉害,不给你发挥智谋的机会,也是枉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