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无限乱入 > 第二百九十章 项王出场!

第二百九十章 项王出场!(2 / 5)

大笑一声,“那你忙吧,朕就先走了。”

“陛下慢走!”汤隆行礼,目送徐珪离开,便继续自己手中的工作。

“哈哈!如果朕没猜错的话,下一个作战目标应该不是荆州就是冀州或并州,那儿土地颇为平旷,朕的秘密骑兵部队可以派上用场了!”离开了军营兵器监,徐珪得意地大笑,为自己的“创意”大喜。

马镫,其实是决定骑兵战斗力最重要的工具,比起个人的战斗技巧,马镫重要了不知多少倍。

春秋战国秦朝的时候,骑兵较少,当时也有马镫,但多是布马镫,而且是单边的,主要是为了上马方便……至于战斗,则对骑兵要求极高,一边控制着战马,一边还要防御与进攻,就好像某个游戏里的猴戏剑圣,也像某个游戏里的小学僧、儿童劫等,总之就是想发挥作用需要自己累个半死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所以,当时流行的不是骑兵,而是简单粗暴的战车。

到了西汉,冶铁技术有了进步,才开始出现金属制成的马镫,比起布马镫来说坚硬了不少,固定性也强了很多倍,所以骑兵开始渐渐取代战车。

但是尽管如此,对于骑兵的要求依旧较高,因为即便固定了一边,但另一边却依旧悬空,在战马奔驰的过程中,整个人的重心依旧摇摆不定,所以还是需要手挽缰绳,防止落马。

然而落马事件依旧不鲜,尤其是在陡峭的地形或者在激烈的战斗中,只要马匹的动作过大,骑兵多半会摔落马下,至于后果,可想而知。

双马镫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将骑兵与马融为一体,解放手的束缚,使骑兵像人马那样,挥动双手进行杀敌,虽然只是多了一个马镫,由单边改成双边,但是这个历程,却经历了大概四百多年,南北朝时才发现双马镫的使用案例……

徐珪其实早就想出了这个点子了,但是一直没有使用,主要是利弊问题,因为当时自己没多少骑兵,不靠骑兵冲阵,即便用了双马镫也没多大作用;而用了双马镫,这和将设计方法送给敌人没有区别,简单的设计一看便会,反

最新小说: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水乡风云 侯门第一纨绔 三国之风起辽东 陛下投降吧,六皇子大军压城了!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