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东进,因为那时估计北面两路大军已经深入到晋中平原,太原岌岌可危,在朝廷的严令下,身在平阳的张宗衡大军有可能被抽调北上。
那样的话,各路义军就都有了机会。
流贼们虽然是乌合之众,不过其中也不乏有识之士,能商议出这样的策略也算是殚精竭力了。
至于大头领的中路,除了作为诱饵的高杰、马守应部,王自用、李自成、张献忠都同意了龙十三的建议,准备伺机拿下晋商云集的汾州、孝义、介休、平遥之一。
在龙十三心目中,拿下范永斗所在的介休县当然最好,不过与他之间还隔着汾州、孝义,直扑介休显然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了,龙十三心中还有第二个选择,那是在万不得已时才会做出的选择,眼下自然不会轻易说出来。
宁乡县距离永宁州城约莫七十里,按照义军的行军速度,两日也就到了,不过由于都携带了大量的家眷,对于如何安排行军,其中的差距就能看出来了。
此时,任谁也不愿意走在最后面,眼下虽然黄河已经化冻,但保不准有其他官军渡河追击,还有,谷积山西麓还有地方团练无数,团练的堡子都建在地势险峻的山上,团练与民户挤在一起。
若是义军的精锐是与家眷住在一起,团练们自然不敢前来骚扰,他们都是刚刚征募不久的农户,战斗力连如今已经糜烂的军户都不如,自然不是义军们的对手。
不过一旦行起军来就大不一样了,山西虽然在黄河以东,但依旧是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从永宁州城出发,一直到宁乡县城,大致是在两条谷地里行走的,一万人的队伍,其中夹杂着大量老弱病残,行军时至少有五里路以上的长度,精锐不可能时时护着家眷。
此时,若是有某个胆大妄为的团练军突然出现,将队伍拦腰截断,将老弱病残屠杀一番后再从两侧山上撤走,就算是“流贼”也会徒呼奈何。
不过,几乎所有的流贼队伍都是这样安排的:
精锐在最前面,在老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