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评估该小行星对地球的危害程度,再选择使用哪种方式防御(是登陆并钻孔,然后安装火箭推进器,还是登陆并钻孔,然后安装天文弓,然后把小行星粉碎,然后把小行星的一个个碎片通过天文弓弹射,从而让小行星样本能够在保险箱保护下,进入绕地球公转轨道,从而作为科研样本,或单纯的把小行星碎片弹射到绕各个行星公转轨道,从而让小行星来了就别走了,成为历史小行星实体样本)。
其实研究超音速动能拦截,还是在绕地球公转轨道上进行成本才最低,还可以研究通过撞击来获得机械能,从而推进被弹射子弹到达指定轨道。
把红外线转化为动能的引擎大量应用之后,就能从地球→月球→火星→冥王星→谷神星→更远的地方。
也就是第一次登陆未知天体之后,就可以进行科研,然后在具备红外线中转基地建设的条件的天体上建设红外线中转基地,从而让地球上的航天器可以有N个加热站(和加油站一样)。
什么时候能够设计出聚焦引力波,聚焦斥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