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耕耘贞观 > 第两百零一章 驰道建设的计划

第两百零一章 驰道建设的计划(2 / 7)

而租借不到黄牛的地主,自然而然会产生减少佃户的租田费用,从而让一部分佃户留下来。

毕竟只要是正常人,如果不是真的在当地看不到一丝丝希望,谁又会离开本地呢!

总之,有了幽州那些拿到黄牛的世家顶在前面,幽州世家很快就接受了李泰的这方案。

尤其这些顶尖的世家,直接享受到《草种计划》的好处后,他们主动找上王玄策,表示自己要加大对草种计划的投资。

别得不说,如果明年耕牛能够出栏,那自己几家有多少买多少。

如果耕牛不能出栏,那至少要确保明年春耕的稳定,先把自家需要的耕牛数量给定下来。

毕竟按照燕王还要建设天津城的样子,谁也不知道,明年的佃户到底还会留下多少来。

而王玄策面对幽州世家的积极配合,又加上李泰事先的指导方向,自然明确了草种计划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发展。

等到自己手上的耕牛与牧牛上了规模,那自己的功绩自然来了。

这一种有了目标的踏实感,却让王玄策变得相当满意。

至于李泰则随着春回大地,开始让王真儒留下一小部分徭役对雍奴到天津城的道路进行施工外,开始对整个幽州地区的运河进行大面积清淤工程,该干正经事了。

一个冬天时间,徭役们在建立营帐,修缮道路的同时,完成物资的储蓄准备。

不过最重要得还是磨合,不仅是磨合这些徭役们对高陵模式的熟悉,以及天津徭役们对普通徭役之间的配合。

更重要得,还有最初级粮票盐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熟悉与磨合。

可以说,李泰来到幽州想要让大量的幽州本地人接受高陵的模式,绝对不是一件短时间的事情,这对双方来说,都需要不断磨合才能让双方更配合。

随着这冬天的磨合,让天津徭役指挥徭役们干活时,就自然发现幽州的本地徭役很快就融入到天津徭役的工作模式中。

现在随着冬天过去,天气转暖,运河上

最新小说: 大乾边关一小卒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空降1630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 归流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顶级大昏君 我不是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