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殿下的意思是,从京师征调百姓运粮去山西?」
朱文奎摆了摆手:「孤认为,朝廷不需要征调百姓。」
「这……」
夏原吉有些疑惑,运粮不征调百姓那怎么办,总不能动用京军吧?
朱文奎笑着对夏原吉说:「将京师的粮仓打开,免费发放给自山西移民至京师周围的百姓,每一户发三石。另外,发出告示,朝廷将调两万京军为山西输粮,并将路线图标注出来,一并告知百姓。」
夏原吉眼神一亮。
朱文奎的意思很清楚,当初朝廷从山西移民出来,如今这些人在北京及其周边已彻底扎根,这个时候给他们发粮,并告诉他们军队即将往山西送粮。
这个举动直接的结果便是,身在此处的山西人回去看看,带着粮食回去过年,支援自家的父老乡亲渡过难关。
朱文奎将一场粮食危机转化为了亲情回家之旅,转化为了团聚之行!
没错,这些百姓加上京军,其实并不可能送上海量的粮食解决山西的问题,但这些动作的声势大,影响大,可以彰显人心,也告诉天底下所有人,移居他处的百姓生活得都好好的。
夏原吉敬佩不已,朱文奎似乎继承了朱允炆的睿智,他不仅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只考虑问题本身,还考虑更多的东西。
「若是如此,晋商为得晋民人心,定会跟着一起行动。朝廷再调山西周围粮仓之粮,那这场粮食危机可解。」
夏原吉沉声道。
朱文奎微微点头:「与内阁商议之后,若无问题便早点办吧。至于调京军,我会去找父皇说。」
….
夏原吉了然。
朱允炆在送走郑和、朱棣等人之后回到北京后基本上是三日一朝会,平日里不知去了哪里,是不是在后宫忙着造人,还是微服私访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官员们知道的并不多,坐在武英殿处理公文的,主要还是太子。
但军政、宗室、二炮局等文书,还是直送朱允炆,并不送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