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没有其他消息可以左证。
棋手是不是在筹谋大局,风雨是不是正在来,没有其他人可以证明。
若断定瓦剌、鞑靼、兀良哈群起而攻大明,结果什么事都没有,这将极大损伤自己的威信,也将挫伤磨刀霍霍的军心。
此时还是盛夏,军队后勤刚刚革新,支撑不了十万级的后勤,一旦大规模准备作战,估计少不了征调民力!
如果没这些事,那所有的举动,都会造成浪费!
可马哈木本身就是一匹桀骜不驯的野狼,他从来没服过谁,让他真正臣服大明,不太可能。
本雅失里就不需要考虑了,阿鲁台一心想要恢复大元,时不时犯边大明,本来就是大明的敌人,这个时候抽刀子对付大明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兀良哈,朵颜卫与福余卫,长期以来都有消息说他们想要脱离大明。只是大阅兵之后,他们应该老实点才对,但这种老实,未必能抵得过空虚东北的诱惑,他们一直都想要大宁,想要辽东与东北,作为他们的住牧地,从而形成瓦剌居西、鞑靼居中,兀良哈居东的格局。
最令人担忧的还是隐在暗处的古今与棋手,没有人知道他们策划了多久,等待了多久,没有人知道他们给瓦剌、鞑靼、兀良哈说了什么。
是告诉他们,大明迟早会灭了他们,这个时候再不动手就晚了?
还是告诉他们,等打完之后四分大明,瓦剌你拿走西疆省、甘肃等地,鞑靼你拿走河套与陕西、山西等地,兀良哈你拿走关外辽东、东北甚至包括朝鲜?
朱允炆看不穿暗处的布置,换位思考,若有人怂恿,说明厉害关系,瓜分利益,马哈木未必不会不动心,阿鲁台动不动心都会动手,兀良哈,历史上就是反骨仔啊……
但国之大事,只靠着沫儿提供的八个来历不明的情报,靠着揣测,能做出决断吗?
朱允炆深深吸了一口气。
长期以来,朱允炆可以靠着历史的脉络掌握先机,从容应对。可历史已经不再是按照既定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