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大夏状元郎 > 第330章 逼出来的决定

第330章 逼出来的决定(1 / 4)

郑经的这一表态,又算是帮他在宣帝爷这里稍稍挽回了一丝好印象。

道理很简单。

在这个时代,崖州确实还属于未开化之地,在中原一统后的秦代,它就被称之越郡外境,因位置偏远,一向就是四大流放地之一。

而这种状况, 一直延续到宋之后,都还未曾改变,包括鼎鼎有名的苏轼,也曾被流放至海南,然后留下了“食无肉,出无友,居无屋,病无医, 冬无炭, 夏无寒泉”的文字,由此可见,崖州的生活条件是何等的恶劣。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连做官都没人愿意去的地方。

现如今,郑经却表态,愿意去崖州制盐,那在宣帝爷看来,这绝对是对朝廷忠心耿耿的表现。

大夏国能制盐的海岸那么多,他为啥不选一个离会宁近的地方?

哪怕是选广州的南海郡,也比选崖州要强上许多啊!

不就是为了暂时不被现有的那些垄断盐业的世家所察觉吗?

反正宣帝爷是这么理解的。

因此,此前他内心的那一丝不快,现在几乎已消散一空,哪怕郑经要从中分去一半的收益,现在他也理解了,毕竟郑经要分银子的目的,是想让天下人都读得起书。

这印象一扭转,那宣帝爷也不能小气了, 他立即表态道:“好, 等你准备妥了,来告知朕,到时朕给你一个惊喜。”

什么惊喜?

除了从三品制盐御史的官职之外,起码还包括五百兵卒,以及两条大海船!

这是宣帝爷所能想到的。

之所以要给兵卒,当然是因为崖州是蛮荒之地,必须有人去保护郑经,以及即将建在那里的制盐场,总不能盐还没炼出来,人却被害了,那样可是大夏国的损失。

至于大海船,那就更好理解了,那么多人从会宁去崖州,当然是走海路最快,他总不能把郑经派去不毛之地,连个交通工具都不给。

想让马儿跑,却不给马儿吃草, 没有这样的道理,他真要是让郑

最新小说: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顶级大昏君 我不是袁术 归流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大乾边关一小卒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 空降1630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