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他知道很多很多。
包括造纸工坊那边,已经把神奇的水泥都给造出来了一事,他其实都是知情的,只不过此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水泥的重要性,也就没太过于在意。
而盐却是不同。
搁在这个时代,哪怕连傻子都知道, 贩盐是一门很能挣钱的营生, 若是真能有谁能用粗盐提炼出精盐来,那就等着富可敌国吧!
因此,在这一刻,德王爷皱起了眉头。
这倒不是他嫉妒郑经的折腾本事,也不是嫉妒王竞竟然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挣钱机缘,而是,盐这东西实在是太过于敏感。
众所周知,自春秋以来,盐就实行专卖制度,早在东周齐桓公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就充分利用齐国海盐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始运用国家行政权力,开创食盐官营制度,其具体内容及措施是:民产、官收;官运;官卖。
等到了秦朝及汉朝初期,食盐官营制度稍稍有所放松,政府和私人都可以制造贩卖食盐。
但到了西汉汉武帝时期,由于和匈奴的长期战争,政府财政紧张,而很多民间商人因炼铁、制盐等而致富,盐铁又恢复了国家专卖制度。
在此之后,直到魏晋,盐铁大部分时间也都是由国家专卖的,就算有短暂的时间有所放松,但也会课以重税。
但魏晋之后,状况又变了,因世家的崛起,盐这一门最赚钱的营生,也逐渐被各大世家所垄断,因为忌讳世家的势力,官府既没法将其收归国有,也很难向盐商收到重税,结果是弄得朝廷始终很穷很穷。
包括如今的大夏国。
对于被世家所垄断的这门最为挣钱的营生,朝廷并不是没想过将其收归国有,可其中的牵扯实在是太大太大,让朝廷轻易不敢动手。
就连如今的夏宣帝也在长期为此发愁。
现如今的盐业生意,是被琅琊王氏联手多个世家所垄断,他若是没有足够的底气,又哪敢轻易来动这块蛋糕?
就算想动,又该从哪里下手?
德王爷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