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文学家,身为当时大司空的张华,张华在细细读了他的《三都赋》之后,颇为震惊,于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将它推荐了出去。
这一下,《三都赋》身价倍增,竟引得富家子弟抢购纸张,“争相传写”,以至于形成“洛阳为之纸贵”之势。
这就是洛阳纸贵的典故。
现在德王爷竟然说,希望《华夏早报》的创刊号一出,就能有媲美洛阳纸贵的效果,这期望值是不是太高了一点?
“王爷,咱能不能不要这么急于求成?”
郑经不得不委婉地劝说道。
德王爷却不以为然地回道:“怕啥?之所以洛阳纸贵,不就因为一个左思吗?论才华,那左思能与你郑浪之相比?你随便写点东西,我再找人推一推,不就能会宁纸贵了!”
这理由极为的强大。
强大得郑经都一时之间该如何来反驳了。
让我来跟左思比才华?
我哪里能比得过他啊!
我是剽窃者好吧!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正因为他是剽窃者,因此他所表现出来的才华,跟左思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他是集历史大成者。
只是这让他怎么去解释?
于是他一时哑口无言。
而听了半天,已迷迷糊糊地听明白了一些事的宋财,在一次接一次的震惊过后,开始慢慢恢复了神智,并且有了强烈的参与欲。
“王爷说得对,论才华,那左思跟浪之兄根本就没得比,别的不说,只需他把三绝公子之名一亮,再作上一两首新诗,我敢保证绝对能会宁纸贵。”
他终于壮着胆子出声了。
德王爷听了眼前一亮,立即赞同道:“对啊,你所写的那些诗,除了《青玉案·魁首》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外,不都还没流传出去吗?咱们只需要把你的那些新诗往报上一登,绝对能大火。”
他的赞同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要知道,三绝公子的名声,就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