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之内,已获知具体赴约时间的郑经也开始在做赴约准备了,毕竟宴无好宴,尤其是明晚这场宴,一不小心,就会让自己沦为被声讨的目标。
这可不是郑经所希望的。
既然是想化被动为主动,那他当然得好好准备一番,争取来一个反客为主,将来自郑氏的潜在危机一劳永逸地化解,因此,先了解一下即将会晤的对象是有必要的。
只可惜对于这位身居高位的同宗郑大人,他虽然有听说过,但之前的郑经就是一只知道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对郑大人的事基本上是一无所知,无奈之下,他只能向郑书笙求助。
“书笙,对于这位郑大人,你了解多少?”
“我也知之不多。”
郑书笙先回了他这么一句。
可毕竟是主家大小姐,好歹偶尔也听家人议论过这位被视为郑氏荣耀的长辈,因此她还是大致说起了关于郑衍的一些事。
说起来,这郑衍前期的经历跟郑经还有几分相似。
从出身上来说,郑衍虽然是出身于头三房的第三房,但在三房之内,并不算是直系,他比郑经唯一好的地方,就在于父母没有双亡,家境也比郑经相对要好。
跟郑经一样,郑衍同样也是从小就才学过人、勤奋好学,十八岁中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之后二十二岁又中了进士,开始步入了仕途。
按照郑书笙的说法,郑衍在诗词方面的才华虽然一般,但在经义方面却极为了得。
而步入仕途后,他又从最基础的县令做起,一步一步往上升,从县令到郡守,再从郡守到州刺史,然后升到了现如今的鸿胪寺大鸿胪,可谓称得上是一步一个脚印。
原本的三房,虽然跟大房二房同属荥阳郑氏直系,但跟前两房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因为郑衍的崛起,现在的三房已经能跟大房平起平坐。
而郑衍对家族也极为重视,处处会为郑氏着想,因此在家族内也有着极好的口碑。
至于他个人的特点……
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