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部分纸质的,也同样是极为稀少的手抄本,真正的印刷本极为罕见。
他还得知,因为珍贵,同一批道藏,诸糅真人连德王妃都已经开口了的情况下,都没舍得给德王府一套。
这就说明,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印那个干嘛?”
徐玄机还是不懂。
“多印点出来,卖给道家的信众啊!
“道家的信众那么多,有钱人家一家买上几本,轻轻松松就能卖出几万本甚至几十万本,既能传播道家的思想,还能帮道家多赚点香火钱,多好的事啊!”
郑经开始帮道家出起了骚主意。
这灵感自然是来自于后世。
在后世,不管是道教的道观还是佛教的寺庙,都有一个统一的特征,那就是除了收信众的香火钱之外,还大卖周边产品,一个成本可能只有几块钱的所谓开光符,能卖上几十上百。
而在这个时代,道家别说是周边产品,就连信众很想要的道家典籍,也无法买到,有钱人家想要,都只能自己请人去抄写。
也正因为如此,抄经这种事,竟然被当成了虔诚而流传到了后世。
现在自然是不同了。
既然他已经发明了印刷术,大大解决了印刷速度慢的问题,那他不利用一下道家,来割一下富人们的韭菜,那他就太没商业头脑了。
“赚钱?这还能赚钱?”
没有商业头脑的是徐玄机。
郑经又继续解释道:“打个比方说,道家来我的书局印一万本《道德经》释义版,每本我收你们五两银子的成本价,你们再十两一本卖给信众,道家就可以赚到五万辆银子了啊!”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陈管事。
这样都可以?
只不过算下来,就算采用绵纸来印刷,一本书的成本应该也只有三两银子左右吧?一次印一万本的话,应该还能更便宜一点吧?怎么到你嘴里,成本价竟然变成五两了?
他突然发现,自己的这位新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