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融合诸子百家,而不是颠覆某一家。
包括道家。
但他关于道的重新定义新主张一出,但确实也让道家的很多核心主张摇摇欲坠,对此,诸糅真人不可能没反应,也正因为有反应,这才硬拉着他一连论了两晚的道,直到他说出了他替道家解决了隐患的方法。
之前席希明用来驳倒顾倾城的道家经典典故,连席希明都能想到,诸糅真人又岂能想不到?
因此,郑经刚才那番傲视群雄的论述,其实只不过是炒剩饭而已,在跟诸糅真人论道时,他就曾经以此也驳得诸糅真人哑口无言,彻底放弃了质疑道的新定义的想法。
至于郑经的解决方法……
“也正因为道极为深奥,难以理解,因此前人以物来喻道,并没有什么不妥,就好比道家的道法自然、上善若水主张,也算是人生哲理的一种,并没有错。
“就好比别家可以主张上善若火一样,这种说法并不算错,并且还便于大众理解,确实没必要颠覆。”
郑经又解释道。
其实这一点,一旦说通了,也还是很好理解的。
就好比说到了后世,就有一个几乎人人皆知,也人人敬佩的比喻,那就是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这样的比喻,其实就跟老子的“上善若水”主张类似,以物喻人,劝人向善,便于大众理解和接受。
“因此,道家需要做的,并不是担心被颠覆,而是根据道的新定义重新来完善自己的主张。”
郑经又补充道。
这也是他让诸糅真人彻底放下心来的说法。
也的确如此,既然人之道变幻万千,道道不相同,信者奉为圣典,不信者嗤之以鼻,又何必纠结于想让所有人都信?
这就是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信我者得永生,不信者也无所谓。
诸糅真人就是被他这么说服的。
但此时的顾倾城却还有疑惑,又问道:“既然如此,那又何必重新定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