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这只蜻蜓似乎是要捷足先登,领略这荷塘风光。
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妙趣盎然。
按理来说,小荷既然“才露”尖尖角,是不应该“早有”蜻蜓立在上头的。
但这一个看似不合理的“早有”,却将蜻蜓想要领略荷塘风光的迫不及待,体现得淋漓尽致。
妙不可言!
陆长鸣、黄坚、王昌几人赞不绝口!
李寒听后则连声谦虚。
这个时候,后面围上来的人也都知道了,的确是李寒写出了一首让人惊艳的诗。
只是,他们现在看不到诗,人群里面有人将诗念出声,又听得不是太真切,只是依稀能够听到一些,这让他们很是有些心痒难耐。
有人喊道:“里面的朋友,让我们也进来看看呀!”
陆长鸣听到了喊声,哈哈一笑,对身边一个认识的人说道:“小刘,你去把这首诗举高一些,让后面的朋友都能够看到。”
叫做小刘的人连忙答应一声,拿起案桌上写诗的宣纸,举过头顶。
这下子后面的人也都能够看到了。
大家都是懂诗的人,自己写不出让人惊艳的诗,但鉴赏能力都是不差,这一看之下,也不禁极是惊喜。
果然是一首让人一看之下,就能够感到惊艳的诗。
这正是他们最为期待的感觉。
这首诗与前面几首脱颖而出,被点评席选出点评的诗一样,写的都是旁边的荷塘景色,但这首诗的境界,明显就要比前面几首高出数个档次不止了。
能够在现场亲眼见证这样一首诗的诞生,让所有人都感到兴奋,感到幸运。
等以后这首诗在诗词界,甚至是外界流传的时候,他们这些今天在现场见证其诞生的人,无疑都是非常幸运的。
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很多人都已经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诗会,但还是第一次在诗会现场,亲眼见证到一首让人惊艳的诗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