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佛,不想所以不贪。
而他师父想让他明白的,却是另一种佛。
一种更简单,也是更直白的佛。
不贪所以不想。
二者虽然在字句上只有顺序的差别,但是在释义所包含的道理上,却是截然不同的。
不贪的人,没那么容易变贪。
但是不想的人,还是太容易去想了。
所以老方丈才非要让了果去经历一番世俗。
毕竟人要如何方能做到不贪呢,那总得先贪过。
贪了却得不到,时间久了,心自然也就定了。
可如果小和尚贪了,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呢。
那就只能说明,他和佛门的缘分还不够,又或者是已经了清,老方丈也不会再强求他回少林。
只管让他好好地去做一个凡世中人便是。
归根结底,了果小和尚真的会去想去贪吗。
他会的,从小看着他长大的老方丈确信这一点。
他在山中待得太久了,凡俗里总会有可以让他动心的事。
不过他会想什么,会贪什么呢,这就不是老方丈所能够猜得到了。
洛阳城的大街上,人流往来。
了果看着街对面的女孩,不言不语。
他觉得世人很可悲,总是执迷于一些既求不得,亦留不住的虚无之中。
便好比是生老病死。
人皆有一死,又何必固执。
那女孩哭得这般伤心,无非是因为被人夺了草席,然如果她不在意那草席呢,自然也就不会伤心了。
恍若是,如果人人都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是感受自己此时此刻的存在,那这世间还有什么不能通达的念头呢。
了果所悟的佛,便是用佛的视角来看待自己性命。
假如自己不再是自己。
“我”只是在切身的经历另一个人的生来死去。
那么,喜自然是令人快乐的,但悲,也不过就是另一种体验而已。
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