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拒绝的理由。
现在李恪只是寄希望权万纪自己能够拒绝。
如果当事人都不同意,杨帆也没辙!
可惜,李恪的眼睛都快眨酸了,权万纪却毫无反应,反而有些兴奋的说道:“大都督如此看中在下,某真是三生有幸,只要用得着老夫的地方,定当万死不辞!”
虽然权万纪刚正不阿,做事不懂得变通,但并不代表他笨。
如果一直在皇子的封地当长史,在封地内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
可即使再怎么努力,所有的功劳几乎都是皇子的。
皇帝即使夸赞,也只会夸奖自己的儿子有多么聪明、有多么能干,与他这个长史的关系不大。
身在官场,谁也不想往上爬,谁又不想获得一个好名声。
如今年纪渐长,如果再不拼一把,也许这辈子就只这样了。
杨帆给他这样一个机会,权万纪当然不会拒绝。
虽说江南之行艰难重重、困难多多,但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
一旦把江南收归朝廷掌控,定然会大功一件,不管是名声和功绩绝对有极大的提高。
所以,权万纪才会对李恪的暗示视而不见。
见状,李恪再也没有喝酒的兴致,闷闷不乐的回到后院去研究造小人的游戏。
也许,最高兴的莫过于杨帆了!
刚出长安就收获了一名勐将,如今权万纪也快成为了自己的到口之肉,真是不枉此行!
翌日清晨,杨帆便于李恪告别,船队一分为二。
一队护送杨妃直抵苏州,由杨帆亲率;另一队则拉着杨帆兑换出来的发动机前往泉州的造船厂。
码头上,李恪有些忧伤的说道:“母妃,没有父皇御令,还不能轻易出封地,不能陪同母妃前去苏州,请恕孩儿不孝!”
“此去苏州山高路远,关山迢迢,你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过,有妹夫护着,我也放心不少!”
杨帆看了看与李恪告别的杨妃,似笑非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