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条供氧管道外,还应当加入冷却散热管道。
风冷散热肯定不行,必须用液态冷却。
枪身部分设计,余华用的是三管齐下方案,中心管道为主供氧管道,第二根管道为冷却水进水,最外层第三根管道为冷却水出水,枪身与枪尾连接处采用法兰和密封胶圈。
设计图纸上,由一条条标准线条和符号构成的三孔喷头氧枪逐渐成形,余华一边设计一边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模拟,获得数据,然后根据这些计算数据进行修改。
这是余华独有的科研优势。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在清华学堂内所有学生结束上午的考试科目时,余华从高耗能的研发状态之中退了出来,放下铅笔,揉了揉微微肿胀的太阳穴,结束今天的氧枪研发工作。
目前,氧枪设计工作进度已经完成大约50%左右,当前效率,预计三天后搞定。
“计算模拟好是好,但消耗太大,每天八个多小时高效学习时间,动用思维计算机只能维持50分钟满负荷使用时间,如果有什么神丹妙药能让我全天候二十四小时运转,并且不伤害我的身体就好了。”思维中心的金色数学符号源源不断释放冰凉之意,余华大脑的肿胀不适感逐渐退去,用心感受自身的状态,轻声叹了一口气。
只可惜,这种‘神丹妙药’并不存在。
“明天就是七月一号,距离卢沟桥事变还剩七天,不知道那批德国机床已经到哪儿了,希望能赶在北平和天津沦陷前运抵天津卫,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余华没有将心思放到寻找什么神丹妙药上,心中默默思索即将爆发的卢沟桥事变:“还有,不知余氏七塔原型机组有没有运抵根据地。”
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七月二十九日,北平沦陷。
七月三十日,天津沦陷。
北方地区留给余华的窗口期,仅剩最后三十天,如果在平津两城沦陷前,交易的德国机床设备还是没有运到,那么整个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