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波对烈焰军的强势围剿,再次干掉烈焰军近七万余人,这才心满意足地撤离战场。
吴起不愧是神将,目光不仅着眼于战场,还懂得从战略角度思考问题。他深知,在大周无法攻灭大晋的情况下,大幅度削弱大晋军,也能变相起到保护大周的目的,让大晋无力发起对大周的复仇之战。
这样的战略眼光,是廉颇所欠缺的。
否则的话,在大夏禁卫军突围而去之后,廉颇就该率御林军离开峡谷,或是撤往边境,或是跟吴起部会合,怎么也不至于在最后关头摔了一个大跟头。
如果不是廉颇够果决,御林军可就要遭大祸。
究其缘由,一则廉颇小觑了那一万大夏禁军的勇气,竟然敢只凭这么点兵力,拦住御林军的去路。殊不知,大夏禁卫军从不缺乏拼死一战的勇气。
二则廉颇小觑了兵仙韩信捕捉战机的能力,豹韬军先锋那么快就抵达战场,不给御林军留一丝喘息之机,实在太让廉颇意外。
归根结底,还是廉颇轻敌。
而轻敌的代价,就是让帝尘手中最为倚重的一支部队损失惨重。
随着大周撤军,历时近一个月,大晋之战终于落下帷幕。
大晋王朝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终于勉强守住国土。经此一战,烈焰军被彻底打残,伤亡过半;禁卫军也是损失惨重,阵亡近十万人。
此战过后,大晋王朝由巅峰时的六十余万精锐大军,减员至不到四十万。在兵力对比上,甚至已经比不上秦、唐、宋等国,一举从强国序列跌落。
除了军队伤亡,大晋疆域在战火洗礼下,已是千疮百孔,民不聊生,流寇四起,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不下一千五百万金币。
王朝经济势必要经历一番阵痛,甚至是倒退。
考虑到华夏区的新格局,未来的华夏版图,已经没有大晋崛起的机会。
一个王朝,就此衰败。
…………
虽然打残了大晋,大周自身也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