寐以求的存在。
在大夏军中,却渐渐沦为制式装备。
这就是王朝经济、工业发展起来之后,对军队的反哺作用,而且效果显著。在东南亚战场,大夏军无往不利,武器装备占优就是原因之一。
刀盾兵前移之后,身穿锁子甲的弓弩手紧跟而上,做好射击准备,外围同样有刀盾兵防卫。
两翼的骑兵部队也已蓄势待发。
在军阵后方,则是更大规模的预备部队,随时可以前插,支援前线;而在军营以及军阵四周的更远处,则是一支支警戒部队。
目的,就是防备突然来犯之敌。
以军营为中心,方圆三十里地,都被布置了一支支侦察兵小队跟一个个或明或暗的哨岗,外围但凡有一丝风吹草动,都能及时传递到指挥部。
如此,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被突袭的可能。
设在军营两侧的临时粮仓,更是大军防备的重点,就连大夏军士,没有手令也不得靠近,否则格杀勿论。
粮仓跟大晋王朝补给城池之间,则是一条蜿蜒起伏的粮道,沿途设下十六个据点,供运粮队伍以及督运粮草的军士歇脚。
除此之外,整个中原行省境内,一支支骑兵部队出没,以旅为单位,到各城池征集粮草,再就地征调劳役,将粮草运往军营粮仓。
洛阳之战,看似是一场简单的攻城战,可在韩信的运作下,实则已经是一场全局战争,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防备一切可能的意外。
看似小心过头,实则才是真正的神将风采。
要将如此多的单位调动起来,而且要做到忙而不乱,协调一致,考验的可是将领的指挥水平,没有长年累月的军营历练,绝对无法做到这一点。
因此,在排兵布阵上,韩信不会给敌人一丝可乘之机,整个阵型围绕火炮阵地展开,攻防有度,灵活多变,
等到大汉骑兵渡过护城河,大夏陌刀兵跟刀盾兵已经列阵完毕,弓弩手也已就位,将弓弩上弦,就等一声令下。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