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治”。
法家之法,是王法,归根结底,是为帝王服务的。
儒家之道,是王道,同样是卖于帝王之家。
因此,这一场争鸣大会,不可能跟历史发生交集。
姜尚的智慧,是何等的浩瀚。他在西南大学堂隐居,整理流连于万卷藏书之中,其思想的深度,更历史上的姜尚,已是判若两人。
正是看透争鸣大会的本质,姜尚才会设下【阅览】和【宣讲】,这两道别有深意的程序。
卫鞅的智慧,同样是深不可测。
见申不害如此心急,卫鞅微微一笑,道:“申兄何必心急。此次儒法之争,法家一派,还得等韩非子出面,来主持大局。”
“也对。”申不害点头,道:“既然如此,卫鞅兄何不为我们引荐一下太公?不怕卫鞅兄笑话,申某对太公仰望已久。”
“正有此意。”
慎到在一旁,静静地听两人对答,这时方才笑着说道:“同去,同去。”
“哈哈~~”
三人相视一笑,不觉快哉。
**********
山海城西郊,青羊观。
就在卫鞅招待申不害和慎到的时候,青羊观同样迎来四位特殊的客人。
观主葛岩道长,亲自将四人引到静室,神情恭敬。
这也难怪,来得可是道家之祖。
四位客人都是白发老者,正是道家的老子、庄子以及杨朱。最后一位则是庄子的好友,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惠施。
说到惠施和庄子,就不得不提著名的“濠梁之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