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最后……
归于希夷。
一旁。
清晨和煦的阳光不知何时已经攀上了天空的最高点。
快到午时了。
在那些劳作的民夫中,那穿着不怎么合身衣裳的道士,已经呆呆的站在远处一上午了。
但没人敢上前打扰。
包括那些官员也是如此。
天知道道长是不是在修仙……
所以只能等。
把伙夫特意做出来的精细饭食用簸箕扣好,防止招致苍蝇,然后等道长自己过来吃。
他们看不到玄素宁。
而此刻的玄素宁也没心思看他们。
她在计算。
计算着时间。
计算着等到自己的弟子神念落尽之时,如同当年自己的师父带领自己一般,以先行者的身份,带领后进之人穿越那重重或者真实、或者虚妄的大道迷雾,踏上那一步与天地、共不朽的康庄大道。
这, 便是传承。
老师、师父、先生……为什么会存在?
便是在后进者重蹈覆辙时, 在最正确的时候, 予以最正确的指点。
前仆后继,一代一代的把祖先的智慧加以完善、深入探索,传承下去。
玄均观初代观主--赤松子如此。
玄均观九代弟子--素宁亦如此。
《和光同尘》这门玄均观的不传之秘, 并不是什么“非有缘者不可传”。恰恰相反,若是有人有幸到了玄均观, 便会发现, 这本堪舆时间、窥探永恒的秘籍卷轴, 就明晃晃的摆在藏书阁的书架上。
想看?
想学?
可以。
随便。
祖先之智传承下来,从来都不是为了家家敝帚自珍, 各扫门前雪而留。
甚至自汉朝传承至今,这本《和光同尘》不知多少人都看到过。
可是,除非拜入玄均观, 成为弟子。否则, 《和光同尘》千百年来未有一人修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