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
百姓的生活,确实很苦。
他也为此议论过很多次。
但是各种税赋徭役,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每次商议,都是无疾而终。
秦长生看着群臣百官都在低头议论。
“敢问诸位。”
“我大秦,最主要的赋税缴纳对象,是那些人?”
秦长生继续卖着关子。
“当然是百姓。”
“百姓最主要的,就是田租,其次也能征收咋赋和口赋。”
一名官员回答道。
“很对!”
“田租制度,以百亩的假设来征收户赋。”
“一户家庭用地不足百亩的百姓,和一个拥有万顷良田的富绅,他们在田租上说征收的户赋,却是一样的税额。”
“对于百姓而言,各种税赋加在一起,往往能占到百姓年产量的三分之二。”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这就是秦朝百姓最真实的写照。”
“如此一来,为了活下去,老百姓只能将手里的田地,转卖给当地的富绅。”
“可是,土地虽然转卖,但是土地的田租还在他们头上。”
“哪怕家里一分地都没有了,百亩的户赋,依旧是向他们征收,而那些富绅,坐拥万亩刘良田,交税也并没有比这些百姓多一分一毫。”
“长此以往,陛下,你觉得百姓还有活路吗?”
“这...”
始皇帝彻底被问住了。
他当然知道答案。
但是,他怎么说得出口?
始皇帝知道百姓很苦。
但是,经过秦长生这么一说。
他才意识到。
百姓的日子,竟然会这么苦。
越穷越卖地,越卖地越穷。
陷入无限的循环。
到最后。
无地可种的百姓。
要么,只能给富绅种地,以此换取口粮和官府征